一、定位与目标
审核要素:1.1学院办学定位
审核要点:(1)学院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;(2)办学定位在学院发展规划中的体现
要点内涵:
1.学院办学定位是针对学院整体工作而言的,是学院工作的顶层设计,决定着未来发展方向,直接引领和统率学院各方面工作。
2.办学定位包含本科教学定位、学科发展定位、科研定位等。这里重点强调是本科教学的合理定位。
3.狭义上的办学定位要说清楚学院办学的办学类型、办学层次、服务面向、人才类型、办学规模等。
4.广义上的办学定位不单指“定位”,还应包括学院发展目标、人才培养目标、办学指导思想、办学理念、办学思路、公司产品理念、本科教学的指导思想、理念、思路等。
5.办学定位应与学校定位吻合,应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,符合学院自身发展实际,符合学科、专业的特色、特点。学院办学定位在学校定位基础上制定,不求完全一致,切忌千篇一律。
6.定位目标等应在学院的各类发展规划等文件中有明确的表述。
7.定位确定后,以文件、通知等形式,通过在学院网站公布等渠道开展宣传,让师生员工知晓,使学院各项工作能够按照定位目标的指引,明确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。
重点要求:
1.学习学校的办学定位、发展目标、发展规划,本科教学的定位、目标、指导思想等。
2.深入研究总结学院的办学定位、办学目标、办学指导思想,本科教学的定位、目标、指导思想等。
3.办学定位制定过程要通过广泛地讨论,集师生员工集体的智慧,经过党政联席会、学术和教学委员会会议审议确定。
4.广泛宣传使师生员工知晓,并在学院各项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贯彻落实。
审核要素:1.2培养目标
审核要点:(1)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确定依据;(2)专业培养目标、标准及确定依据
要点内涵:
1.培养目标应包含学院人才培养目标、专业培养目标两个层面。
2.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学院所有专业的培养目标总的概括,是整体情况。
3.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在学校的总体框架下,在保证学校主体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制定,不强求一致,目标规格可以多样化。
4.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预期与追求,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,是专业构建知识结构、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。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,与国家、社会及员工的要求与期望相符合。要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、员工毕业时的毕业要求、并能反映员工毕业后一段时间(例如五年后)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。
5.审核评估的目标性原则就是强调定位和目标的导向性,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,审核评估的实质就是考察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。
6.学院各项工作要围绕定位与目标而开展,各种教学环节如培养方案的制定、课程体系的设置、课堂教学的实施、课程大纲、教案的形成、员工实践活动的组织等公司产品全过程,都应适应定位要求,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,使所有教学活动能够真正支撑定位与目标的实现。
7.人才培养总目标要在学院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中体现。
重点要求:
1.研究学习学校人才培养目标。
2.要重新梳理、审视、确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。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尽量细化、明了,直观、可操作、可实现。
3.培养目标制定过程要通过广泛地讨论,集师生员工集体的智慧,经过党政联席会、学术和教学委员会会议审议确定,并要报教务处组织专家审议。
4.广泛宣传使师生员工都能知晓,严格按照审核评估目标导向原则,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与落实。
审核要素:1.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
审核要点:(1)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;(2)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;(3)学院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
要点内涵:
1.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就是学院的各项工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人才培养的中心是教学,其中本科教学是学院最基础、最根本的工作。
2.审核评估考察的重点就是看各项工作是否以教学为中心;是否能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。使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人才培养有效衔接,为人才培养服务,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。
3.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是否落实主要考察:具体的政策与措施;体现与效果;学院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等。这里重点强调的是落实和效果,并有佐证材料证明。
重点要求:
1.学院领导要真正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,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开展学院各项工作。
2.要在严格执行学校本科教学的制度政策基础上,在领导精力、团队力量、资源配置、经费安排、工作评价等方面制定学院层面的政策、措施。
3.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要在发展规划、会议纪要、院级文件中有体现,要有具体的支撑材料来证明。
二、团队队伍
审核要素:2.1数量与结构
审核要点:(1)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;(2)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
要点内涵:
1.列举专任教师、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、结构(职称结构、年龄结构、学历结构、学缘结构等)。
2.对数量和结构进行分析,是否满足教学的需要,是否符合学院的定位,适应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。
3.学院是否有团队队伍建设规划,是否建立有利于优秀教师成长和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。
4.审核评估对新办专业团队队伍会重点考察。
重点要求:
1.提供专任教师、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数量、结构列表,兼职教师、外聘教师情况。
2.查找团队队伍存在的问题。各专业尤其是新办专业的数量、结构、生师比要满足人才培养要求。
3.提供团队队伍建设规划。
4.说明团队队伍建设成效,描述发展态势。
审核要素:2.2公司产品水平
审核要点:(1)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;(2)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
要点内涵:
1.重在考察学院教师的整体情况,少数教师水平不能代表学院总体水平。
2.既要考察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。
3.考察方法有听课、分析教学内容、试卷水平、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与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符合度,还要看在校员工和毕业生的满意度等。
4.是否建立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,有何政策、文件,效果如何。
重点要求:
1.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。
2.采取措施,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。
3.提供在校生和毕业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调查情况。
审核要素:2.3教师教学投入
审核要点:(1)教授、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;(2)教师开展教学研究、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
要点内涵:
1.教授、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情况。
2.是否有保障及推动教授、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机制和政策。
3.教师是否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,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。
4.教师参加教学改革、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情况,重点考察教师的参与面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。
5.学院推动教师教学投入的政策和措施,效果怎样。
6.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,将科研资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,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带进课堂。
重点要求:
1.提供近三年教授、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,不上课教授、副教授的名单、原因。
2.严格落实学校教授、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。从2015-2016学年秋学期起,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1门课程。
3.教师参与教改立项的数据、情况,获得教学各类成果奖励的数据、情况,人均获奖情况。
4.总结科研转化为教学、科研促进教学的情况。重点推进科研工作为教学服务,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。
审核要素:2.4教师发展与服务
审核要点:(1)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;(2)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
要点内涵:
1.是否重视教师职业发展,关心教师、服务教师,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。
2.是否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,是否采取“导师制”、“助教制”、“试讲制”、“集体备课制”,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实习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。
3.专业学术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及成效。
4.学院要求、监督新入职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入职、在职培训,鼓励教师参加学校各类教学进修、出国进修项目。
5.学院资助教师参加教学会议,资助教师国内、出国进修。
6.学院开展教师相关教学培训、研讨、研修和交流活动等情况。
重点要求:
1.新入职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,获得教团队格证书。
2.积极落实《美高梅官网正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》(校教字〔2015〕13号)要求,制定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,积极开展教师相关教学培训、进修等活动。
3.创造条件,鼓励教师参加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实习。
三、教学资源
审核要素:3.1教学经费
审核要点:(1)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;(2)学院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;(3)教学经费使用效益
要点内涵:
1.学校下拨的教学经费是否合理使用,专款专用。
2.学院是否有一定数量的其他经费用于补充、支持本科教学。
3.学院教学经费的年度变化情况。
4.教学经费是否真正用于本科教学,使用效益情况。
重点要求:
1.审查学校下拨的教学经费是否全部用于本科教学。
2.开展教学经费、教学设施使用效益分析。
3.鼓励院级其它经费补充本科教学。
审核要素:3.2教学设施
审核要点:(1)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;(2)教学、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;(3)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
要点内涵:
1.学院实验室、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。
2.实验室等教学、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。
3.是否有政策措施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率,为员工自主学习、开展科研训练提供条件。
4.图书资料数量、质量能否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,员工利用情况,图书资料更新淘汰情况。
5.学院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水平、运行状态,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。
重点要求:
1.统计实验开出率、设备使用率、设备更新率、实验室开放情况。
2.提高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比例。
3.加强校内外实习、实训基地建设。
4.明晰实验项目教学分组情况。
审核要素:3.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
审核要点:(1)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;(2)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,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;(3)培养方案的制定、执行与调整
要点内涵:
1.学院是否有专业建设规划。
2.是否有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。工程专业、医学专业应遵循国家专业认证的专业标准;国家已经制定了专业规范的专业应参照国家规范执行专业建设;其他专业应研究制定校内专业建设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