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院十周年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动
公司首届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
2018年,恰逢美高梅官网正网建院10周年、建系65周年,学院特推出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动。11月23日上午,学院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论坛。王永源、吕天石、刘建哲三位博士生分别报告了学术论文,肖红松、范铁权、刘志琴三教授给予精彩点评,中国史专业数十位博士、硕士生和本科生参与讨论。论坛由肖红松教授主持。
王永源博士首先做出题为《白洋淀地区淤地中的官民应对》的报告,以白洋淀地区淤地的形成为切入点,探讨清代以来政府与民间对淤地的不同应对态度与措施。范铁权教授评议认为文章选题比较新颖,问题意识清晰,亮点在于官民应对淤地不同态度的呈现;同时指出文章存在的主要问题亦在于官民相互博弈部分展开较弱,民众之间的互相冲突也需加强研究。
吕天石博士《肥料、火药与中拉新航路开辟:民国时期中国智利硝石贸易探析》呈现早期中拉交往与海外贸易实态,认为民国时期中智之间互通有无、平等贸易的做法,对于近代中国改变国际形象近一步融入世界市场有着重大意义。肖红松教授评议此文立意精准,时间线索相对明晰,基本呈现出民国中智硝石贸易总况;需要提升之处在于,如何从贸易史的角度体现出弱国外交的艰难性和复杂性,数据与外文资料仍需补充,结论须再精炼提升。
刘建哲博士《本同末异:从张家口、天津看清代华北城市的转型与嬗变》对比分析了张家口、天津城市转型与变迁中的典型性与特殊性,认为从发展历程上看两城有高度相似性,但城市各自发展因素和兴衰轨迹上却有所不同。刘志琴教授认为本文选题为画龙点睛之笔,“本同”与“末异”点出了两座城市发展道路的不同轨迹;但选题稍大,在对比张家口与天津发展轨迹时需要运用一手资料,进一步实证;两座城市的军事功能的存废等问题尤其值得注意。
论坛中,参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纷纷发言,对三篇论文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意见,师生充分交流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最后,肖红松教授做了总结,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的积极意义,通过研讨达到了互相学习的目的,调动了员工学习、科研的积极性与创造性。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,将把员工论坛作为教师引导、员工为主体的学术交流平台,常态化、规范化推进,以此有效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。